《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前言

2023年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点击阅读详情),该文是总书记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章开宗明义,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围绕“着力扩大内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五大重点问题进行系统部署,为全年经济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习总书记判断,“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未破除。供给上面临超预期因素干扰,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逆全球化升温,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发起技术封锁。而需求上,居民收入和就业形势的不利变化拖累消费增长;房地产不振和政府杠杆渐达高位导致投资放缓;世界经济面临衰退使出口压力大增。供需两端的不利变化使市场预期全面转弱。基于当前经济形势,今年经济工作将把扩大总需求放在首要位置。

习总书记要求,“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是总需求不足,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内需不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全球贸易,但在经历一次次外部冲击后,我国愈发认识到对外依存度过高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风险。因此,必须更多依托国内大循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解决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1 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变化

数据来源:Wind

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促消费将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我们认为可从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解决后顾之忧三方面入手,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1.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能消费”。优化初次分配格局将是工作重点,打开群众要素收入渠道,尤其是拓展群众劳动、资本、土地要素收入。着力增加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地区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我国内需扩张的重要因素,中西部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消费潜能待释放。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2地区及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数据来源:Wind

2.提高消费便捷性和供给质量让群众“愿消费”。一方面要提高消费便捷性,如直播电商、社区团购、在线服务等便捷性电商消费快速增长,显著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消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优化供给结构,满足消费者新价值主张。

3.完善居民保障体系让群众“敢消费”。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也是扩大公共服务投资的途径,更是居民增加消费的底气。未来,国家将重点推动婴幼儿照护、教育和医疗资源质量与区域均衡、养老服务以及住房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完善。

二是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我们认为明年投资的关键领域在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平衡发展三大方向。

1.投中坚力量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交通体系的一体化、网络化和高效化。一体化方面,完善铁路为主干、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网络化方面,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加强中西部地区和沿江沿海的联系,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高效化方面,推进不同运输体系的融合,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公转铁、公转水、铁转水”。

2. 投新兴力量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转型。新基建是我国重点投资方向,先进的信息、科技等新型基础设施,是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将加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在行业政策的驱动下,预计将带动数千亿元新增投资。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3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情况

数据来源:《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信通院

融合基础设施方面,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与行业政策刺激的双重驱动下,充电基础设施在未来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4新能源车及充电设施投资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公安部、中国充电联盟、中汽协、IDC、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 指代《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

为了延缓去工业化进程,我国需依靠科技创新进行产业高端化,维持产业竞争力、维持制造业比重稳定,在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将激发投资需求。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未来40年还需要加大绿色投资力度,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投资规模将超百万亿,未来能源结构转型的投资将是支撑投资需求的重要力量。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5“双碳”目标投资规模

数据来源:Wind

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2022年,我国外贸总额突破40万亿元,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比上年增长7.7%。其中,出口增长10.5%;进口增长4.3%。利用好外贸,把我国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际市场,对拉动经济增长和维持就业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我国也需要进口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满足国内发展的需求。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不但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问题,在关键环节还存在“卡脖子”风险。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迈进。

一是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粮食安全和能源资源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基本民生。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资源相对匮乏。粮食方面,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近1/5的人口。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总产量1.4万亿斤,较上年增长0.5%,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能源方面,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1%,天然气达45%,供给高度依赖进口。我们认为,需要大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要着力提升粮食产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1.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于二十大报告精神,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粮食产能。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集中必要资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

2.保障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用能需求,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产供销储一体化的新型能源体系。一方面,推进多能互补发展,多能互补发展能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未来在新能源开发时,将会更多地要求配备灵活性调节性资源。2022年,已有多省出台政策,强制要求新能源发电机组配置储能,进一步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重点城市电力供应保障。重点城市将会增加在燃煤机组改造、燃气电厂、分布式能源站、天然气和氢气储备等方面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6我国多能互补发展规划情况

数据来源:中大咨询整理分析

二是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实现产业体系升级,需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1.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期,产业基础的短板制约了产业链迈向现代化和高级化。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方向,采用重点项目的方式,以重点企业为主体推进整合产业链资源。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高度重视创新的作用,以突破“卡脖子”技术为核心任务,聚焦产业卡点断点堵点问题,按照急需项目、重点项目、战略项目相结合的梯次布局,完善项目推进机制。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7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方向与推进方式

数据来源:中大咨询整理分析

2.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融合集群发展。融合集群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科技外溢效应,实现人才、技术、资金的有机结合和效益最大化,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融合集群发展更加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在资源、空间、市场的协同融合发展,更加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数字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从各地实践来看,链长制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将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关键力量。部分省市正尝试将产业链与招商链、创新链、金融链对接,为战略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探索新模式。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8 国内链长制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3.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国内外市场拓展不足,三是“重整机轻零部件”,对显示度低的核心技术和零部件重视不够。我们认为,要从资金、市场和创新协同等方面进行多方支持。

资金方面,通过设立发展基金、提供融资政策支持、加强供需对接等方式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专属信贷、保险产品及增值服务等提供支持。市场拓展方面,加强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助力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创新协同方面,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加强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企业间联合创新及产学研合作,引入专业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9 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机制

资料来源:中大咨询分析

4.发展数字经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要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动能、以人才为引擎、以平台为载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10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大咨询整理分析

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做出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习总书记在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二十大报告精神,要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今年经济工作需进一步明确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主要任务。

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部分,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要形式。我们认为,需要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进一步巩固公有制地位。要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从企业微观层面,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融合的制度基础。

1.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要推动国有企业融入国家战略,全力支持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大国家战略。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国企功能定位和使命责任,在重大国家战略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要扩大国有资本控制力和影响力,积极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能力,巩固提升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要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布局力度,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在关键基础领域、物流流通领域和能源、粮食等关键物资安全领域布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持续推动关键领域企业改革,提升自然垄断领域市场化程度,提升公共服务领域企业服务水平。要加快要素流通领域产业资源整合,为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流通与配置提供条件。

3.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加快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符合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分配体制。

二是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1.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待遇,保护民营企业产权,要从法律和制度上对国企和民企平等对待,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保护。

2.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产权和知识产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增强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信心。

3.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强中小微企业管理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

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吸引和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点方向。改革开放之初,外商投资有效解决了我国资源、技术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市场化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今,我国“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有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创新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助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扩大市场准入。不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事项,逐渐优化完善外商投资商业目录,引导外资在金融业、制造业等重点关键领域不断扩大投资。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开发区和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作用,围绕“扩围、提质、增效”,实施更高标准的开放、获得更大创新自主权、统筹推进高效跨境物流网络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国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18.1%,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入压减至27条,并带动全国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压缩到了31条,带动和引领用明显。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11 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举措

资料来源:商务部

二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努力降低制度型成本,确保外资在准入领域、要素获取、经营运行、知识产权保护等各方面均享受平等待遇,促进公平竞争。对标国际经贸新规则,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三是有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实施全流程外商投资服务提升工程,强化内外贸一体化能力建设,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同时也要推动经贸人员常态化走出去招商引资。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12 我国降低外商制度型成本的主要举措

资料来源:商务部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按照党中央部署,要“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一是着力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是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习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做好风险应对各项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房地产深度捆绑国民经济、地方财政和居民财富。国民经济方面,2022年房地产业占全国GDP6.1%,建筑业占6.9%,二者共占13%;同时,房地产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地方财政方面,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约占地方综合财力的一半。居民财富方面,在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中,房地产占比近70%;居民负债中,房贷占比超3/4。房地产硬着陆将引发系统性风险,需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1.房住不炒是政策底线。中央多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将从投资属性回归居住属性,房地产行业仍能分享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红利。在保民生提品质目标要求下,住房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仍有释放空间,将为市场提供重要支撑。

2.加速推进租购并举。党的十九大将“租购并举”确立为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党的二十大强调进一步发挥租赁住房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居民住房需求解决的重要作用。因此,未来五年住房制度改革大方向将与过去保持一致。地方政府要用好政策“指挥棒”,在人口持续净流入的核心一、二线城市主动作为,补齐住房租赁供应短板,在解决住房问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抓住住房租赁政策红利和市场发展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积极参与租赁住房投资、建设及运营等业务环节。

3.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扛起责任,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当前,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是金融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2022年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推出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系列措施;10月,证监会允许部分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同时,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正在加速进入房地产市场,缓释房企短期现金流和债务压力。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随着系列支持政策落地,优质房企将获取规模可观的权益融资资金,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助力企业调整业务布局,收敛房地产行业风险,支持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13 近期房地产支持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中大咨询整理分析

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一直坚持在审慎监管下有序推进创新,其中2022年出台的《反垄断法(2022年修正)》进一步明确,查处平台经济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在延续这一政策导向下,结合二十大报告精神,2023年我国将围绕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坚持把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既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又要积极防范风险隐患,把握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14 近年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方向

资料来源:中大咨询整理分析

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各地增加财政支出规模,通过扩大投资激发增长动能。然而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政府需要通过举债刺激经济。2022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总计35.1万亿元,政府债务率攀升至警戒线(100%)以上。预计2023年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规模仍将适度增加,需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尤其要关注隐性债务“遏制增量、化解存量”。遏增量上,禁止各种变相举债行为,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化存量上,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合并监管。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图15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资料来源:财政部

结语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风险挑战,又要坚定信心,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中大咨询不止于解决问题,更致力于充分释放个人与组织潜能。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给小编(微信号:mpeditor)留言,否则作侵权处理,谢谢合作!

* 中大咨询集团原创成果,版权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