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国有企业必须拉得出、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国有企业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大考中,能否展现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防范与内控制度。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重点方向,其重要性在于:性质功能的制度规定,组织管理的行为准则,有序运转的机制保障,持续发展的契约安排。现代企业制度体系要涵盖产权、经营、管理和运行等各个方面,其中产权是前提,组织是基础,管理是保障,运行是支撑。现代企业制度要能够充分适应外部环境、市场经济要求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不同内容之间应当层次分明、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企业组织的使命与任务。
如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之上,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产权的法律地位、行为权利、责任义务及相互关系加以规范约束的制度安排。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中,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根本前提,既是企业组织形成、存在和进化的起点,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中其他方面制度的基本支撑。没有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二、完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背景下,由此派生出来的公司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等权能相互协调运转的制度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股东大会、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组织机构框架。股东大会、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需要形成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既赋予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又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利权益,并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优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科学性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准确把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发展战略与具体战术,通过一系列制度规定科学组织产供销、高效配置人财物。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艺术性需要善于从时间积累与空间拓展中实现成长,善于通过内部管理与外部市场良性互动获得平衡,善于通过专长塑造与能力培养获得增长。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当围绕战略规划管理、投资决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科技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权管理、法律管理、采购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管理信息化、社会责任管理、党建管理和反腐倡廉管理等方面和环节,全面、完整、系统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现管理方式的制度化、集约化、精细化、数字化和流程化。
四、完善现代企业运行制度
现代企业运行制度是企业存在、成长和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机理,是引导、规范、激励和约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转方式,是企业内部各主体、各要素、各环节、各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机制的制度性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运动过程中需要充分进行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适应,以保持最佳协调关系、实现最佳运行状态、获得最高运行效率。
现代企业运行制度是着眼点和落脚点,是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真正落地的支撑,更是现代企业制度功能与作用实现的内在需要。现代企业运行制度主要包括决策、产出、激励、约束和发展等五个基本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对运作的主体、运作的对象、运作的方式以及运作的结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和安排。
参考文献: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在大战大考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顶梁柱作用》
经济参考报《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郑东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
国资数据《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