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对国有经济发展提出了增强“创新力”的要求。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这些都显示出中央对国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勇担创新重任,强化自主创新,以创新力的提升带动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增强,从而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代表了国家创新的水平,是引导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进一步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率,是提高国有企业创新力的重要保障。

1.积极建立研发专项资金制度和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研发创新投入水平随企业发展不断提高,进一步拓宽研发投入资金来源渠道。

2.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广泛吸收来自资本市场、银行和风险基金等多种渠道的科技研发扶持资金,为企业自主创新科研经费的筹集提供更为广阔的资金渠道。

3.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采用计划引导、组织协调、资金支持等手段,对成果转化进行扶持。


    二、协同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系统集成合力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必须打破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

1.国有企业要主动加强科技联合攻关,围绕行业和企业创新短板,聚焦具有决定性、枢纽性、通用性、前瞻性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研发,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导向作用,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

3.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更大范围整合经济资源和要素,打造全球化开放式创新平台。

 

    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本积累

       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说是人才驱动。通过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能够使企业在同等中间投入的基础上,得到具有更大价值的总产品;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市场优势。

1.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领军人物和关键人才,为国有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以积极稳妥实施员工持股,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有效激励政策,完善对创新失败的容错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2.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加大人才激励力度,畅通人才发展渠道,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将创新精神作为市场化选聘和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考核内容,着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动力,持续激发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经济日报《提升国有企业创新力的着力点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经济参考报《国有企业要在深化改革中提高创新力》

余明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