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两新一重”建设
“两新一重”建设中,“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5G通信、特高压输电、城际高铁、城际轨道、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为重点;是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弥补传统基建与消费人群需求错位的现象,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新基建”也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而新型城镇化则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两新一重”建设是基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针对当前应对疫情的需要、吸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提出的建设指向,是以民生为导向支撑内需扩大的重大方略举措。
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
各地在支持“两新一重”投资时,既要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又要充分发挥三者的协同作用。
“十四五”规划中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也契合了“两新一重”中的发展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结合“十四五”规划要点,新型技术和新型产业深度融合将全面应用于工业物联网、车联网及其他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大量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及管理,将全面应用于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慧农业、森林防火等场景。加上政策支持,各行各业都将新信息技术的升级步入新的发展模式、规划必须充分预测、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新机会、新问题、新发展,才能够更有效的复合时代诉求,真正起到规划引导的作用。真正做到“两新一重”中的新老结合,实现“十四五”规划中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在此基础上,为了应对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在把握机遇进行投资的同时,也要保持对新业态保持清醒的认知,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把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中大咨询《“十四五”战略规划专题》
经济参考报《“两新一重”释放有效投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