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并用于指导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企业来说,则要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做好企业战略规划,根据产业经济发展适时进行企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规划编制意义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第14个“五年规划”,“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
1、社会共同行动纲领:规划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国家意志表达形式。
2、引导资源配置工具:政府可以通过规划引导资源向国家战略指明的方向配置。
3、政府履行职责依据:政府制定并公开履行规划,在这此层面上规划也是”管“政府的。
4、市场行为“第二准则”:通过规划划清空间界限,告诉市场主体,空间的可为与不可为。
十四五规划编制流程
按照国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期规划要求, “十四五”规划研究制定的主要程序为:
1.全面调研。开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系统调研。全面调研是规划有效编制的基础与重要保障。有针对性、全面性的调研工作可以确保规划制定者充分全面掌握现状,找准痛点。
2.前期研究。开展“十四五”经济社会重大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一般以产业为核心内容,对于本地区的基础产业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形成针对各个产业领域的专项研究成果,梳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核心思路。其次针对区域重大社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诸如人才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专项研究,以期提升本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3.确定思路。形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并上报上级单位。
4.规划编制。结合国家、上级规划思路及要求,编制“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5.规划论证。对“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进行论证
6.规划上报。“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上报人大通过。
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议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国家到地方、全局到局部、宏观与微观等相互结合的系统性工作。我们总结过去“五年规划”经验,整理地方(区域)“十四五”规划编制重点为:
1、客观全面做好总结评估对“十三五”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客观准确把握区域所处发展阶段及特征
2、重视区域瓶颈问题的解决致力于打破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找准突破发展的切入点、解决核心问题,发挥战略导向作用,确保高质量发展
3、做好近中远期的目标衔接既要以五年为主,又应预测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目标,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4、重视突出区域自身发展特色寻找区域与其他地区的异同,挖掘其发展价值,准确把握其发展特色,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区域特色
5、重视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既要站在大区域发展中考虑问题,对未来发展和环境变化有一定的准备,又要切合区域发展实际,稳步推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中级院《做“十四五”规划编制务必掌握的几大要点分析》
《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指南、重点、流程、建议》
《聚焦“十四五”,不得不关注的新背景、新要点、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