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国有企业在“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内外环境会更加复杂,但我国经济具有充足的发展韧性,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其深入发展大势不会根本动摇。因此,机遇大于挑战,如果沉着应对,国有企业仍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国有企业要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做好企业战略规划,根据产业经济发展适时进行企业转型升级。
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经营性国有资产尚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监管,还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仍存在管得过多过细问题,出资人监管定位不准、审批备案事项多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董事会职权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关系需进一步理顺;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还不到位,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减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是发展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国有企业布局总体偏“重”,大多处于传统重工业行业;企业扭亏增盈、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任务繁重;一些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
四是环境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国企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未完全解决。目前全国范围内仍然存在大量国有企业办社会机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人员管理、运营费用负担沉重,严重制约国企改革发展。
国有企业在“十四五”时期面临的良好机遇
第一,政策制度红利会不断释放。
我国加大减税措施,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10%的税率降至9%,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等等。一些省也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国家和省级的这些政策制度在“十四五”时期会不断释放红利,降低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第二,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空间不断拓展,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容量。
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从消费结构指标看,我国已连续两年保持在“最富裕”水平。我国居民不仅消费能力在提升,消费空间也在扩大。未来10年中国将新增1.85亿城镇人口,这将带来基础设施、地产、新零售、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广泛需求。消费使生产得以最终实现,巨大的消费潜力将会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来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化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形成一系列新的增长点。
参考资料:
华晔迪 新华社《国企发展面临四大问题 亟须完善市场化机制》
陈贇《“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