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均遭受了较大冲击,但我国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将在重塑提升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将增长0.5%至0.62%。“新基建”之“新”,在于它构建起了新的结构性力量,充分发挥数据对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对产业链进行改造,有助于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实现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由传统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多方加速布局“新基建”
今年以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加速键”。新基建更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利好,企业布局,社会关注,多方正加速布局。以5G为例,我国5G正式商用即将迎来一周年,当前5G网络建设呈现全力加速状态。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5G网络向县城延伸覆盖”纳入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范畴。工信部日前表示将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进度,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数超过60万个,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
随着5G网络建设的迅速发展,在“新基建”时代,5G,将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实体经济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融合,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看: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从企业的角度上看:将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基建”融合,可以为国有企业敲开更高端的国际市场作铺垫,并与国际同行竞争、合作,从而引领行业发展。找到发展新动力,推动企业创造新价值。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依托“新基建”搭建起来的基础设施平台,把人与机器在经济社会中的功能进行重新划分,创造出了新价值。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等领域培养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新基建不仅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能量,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优渥的技术土壤,有助于奠定我国“新基建”的行业优势以及我国拥有的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市场空间,有助于我国经济快速突破面临的各项挑战,从而实现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发展地位。
参考文献:
中大咨询《新基建行研系列》
经济日报《“新基建”构建产业体系新优势》
经济参考报《5G商用迎一周年 网络建设按下“快进键”》
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等领域培养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