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改革主要任务已部署,三年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指出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  抓重点应该是建立起市场化经营机制,使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发展,不断地提升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  补短板应该是掌握更多核心技术,解决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

       ◆  强弱项应该是持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这一判断和部署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日趋完善,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为国企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但随着疫情席卷全球,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的国际形势及需要应对的挑战,国内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国有企业要发挥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应该“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把国有经济布局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这样,国有经济才能发挥好作为国之重器应有之作用。


       三年行动方案第一年主要改革任务部署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并不是改革设计“叠床架屋”、另起炉灶,而是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在新形势下对国企改革任务、目标与路径的再校准、再聚焦。行动方案虽然还未正式出台,但作为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根据目前透露的相关信息,国资委已部署好今年的改革要求,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进一步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  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

       ◆  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引导企业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特别是发挥国有企业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等等。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过,意味着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将进一步加速国企改革,从规模到质量,特别是实际效益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可以预见,随着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的综合效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一些短板和弱项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的治理体系将更加成熟定型,国有企业将更加具有活力和效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章:

新华社《三年行动方案“如箭在弦”这些领域国企改革或将提速》

经济参考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应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中国经营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获审议通过 改革进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