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增长的新引擎,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成效。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正以深化改革为坚实底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二者同频共振、双向赋能,共同开辟战略新兴产业突围发展的新路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国企改革筑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活产业发展潜能。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国有企业通过系统性改革为战略新兴产业扫清制度壁垒。当前国企改革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将市场化机制贯穿经营管理全流程。考核端推行“科研投入视同利润”“创新成果转化奖励单列”等政策,破解科研人员短期效益压力;激励端通过“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项目跟投”“岗位分红与收益分红结合”等组合模式,激发核心团队创新动力。资源整合层面,依托战略重组构建集约化创新平台,推动技术资源向主业和前沿领域集聚,实现从“管理型”向“创新型”组织转型,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提供制度保障与资源支撑。如中国电气装备集团联合中大咨询优化激励机制突破特高压技术,中国建材集团通过资源整合加速新材料产业化,均是改革赋能产业的典型实践。
科技创新为核: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竞争高地。科技创新是战略新兴产业的“生命线”,国有企业以“四个面向”为导向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聚焦新能源、航空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赋予科研团队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管理权等自主权,加速“卡脖子”技术突破。同时发挥产业链主导优势,联动高校、民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从单点技术突破到系统能力领先的跨越,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南方航空与中大咨询合作搭建航空科技创新平台,在发动机节能、智慧机场等领域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正是国企以科创引领产业升级的缩影。
双轮协同赋能:构建产业生态闭环,实现突围发展跃升。国企改革与科技创新形成“改革赋能科创、科创反哺产业、产业牵引改革”的良性循环。通过将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纳入顶层设计,建立灵活的项目孵化机制,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借助“混改+科创”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与专业人才,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优势。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提升国企产业控制力,更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构建“龙头引领、链条协同、生态共荣”的产业格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联合中大咨询打造科创枢纽培育数字新基建企业,广州工控通过混改+科创形成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均体现了双轮驱动的实践价值。
站在“十五五”规划开局的新起点,国企改革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实现能级跃升的核心路径。国有企业需持续以改革破除机制藩篱,以科创突破技术瓶颈,在二者协同中构建产业生态优势,推动战略新兴产业产生质的飞越。未来,随着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与创新动能的加速集聚,国有企业必将在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国家产业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战略支撑。
中大咨询始于1993,是中国咨询行业的开拓者和领航者。已服务70%以上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和众多知名企业。服务覆盖全国30+省级行政区域,拥有5000+卓越企业案例,1000+全职顾问团队以及20000+资深专家资源。长期为众多央企、地方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包括战略、组织管控、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投融资等模块的“咨询+培训+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